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

教育的價值

教育價值應以「內在目的」為重,即首重教人成為一個健全的人為目的,好的教育能使人成為一位有教養者(an educated person)。
過度強調「外在目的」(如職業),必使教育淪為一種「訓練」(如職業訓練)。
(節錄自教育規準論, 林逢祺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看到這段文句很有感覺。台灣的教育應該就是這樣走針,教改改到越來越爛,而其最大原因我贊同嚴長壽先生《教育應該不一樣》所說的「家長是教改最大的阻力」。從小到大哪個孩子的家長沒有說過「你要好好讀書,以後才有工作」這類的話? 如果你的家長沒有,那你擁有令人稱羨的父母,至少我是羨慕的。正是因為大部分家長都是這樣想的,學校被迫成為一個訓練孩子未來有工作的地方。而很不巧的,政府的教育工作者,大部分也就是這類家長,那麼可想而知,台灣的教育將永不見天日。
  不過仔細一想,社會大眾應能漸漸體會到「讀書不一定有好工作」這件事了吧? 那麼為何十二年國教還能變成這樣...? 在我的認知裡,讀高中一定是為了接受高等教育,而讀大學常常又跟工作是兩碼子事,能談的上相關的大概是社團活動,至少還能學習做人處事;讀書壓根就只是個人的事,畢業之後有什麼工作是只需要一個人做,不須合作的? 就算有也是少之又少。那麼可悲的事情就發生了── 台灣的高等教育竟然連「訓練」都配不上,這走針得是否太超過了?
  在我的觀點裡,補教的環境下才是「訓練」,但學校並不是。然而近年來在「訓練」上,補教業有超過學校教育的趨勢,許多學生上課要上不上,反而還另外花錢在課後補習,證明了學校「教育」的失敗。
  我在上頭的學校主要指的是高中,因為一旦踏進了高中就得考大學,只有少數例外。仔細一查,高中跟高職生的比例竟然將近1:1,這讓我不禁好奇這麼多高中生,究竟想研究學科知識的有多少? 或者淺白一點的問:學科知識與專業技術哪個聽起來比較有助於未來工作? 我知道人人都想當白領,但偏偏台灣這個小地方就是沒那麼多位子,你要不就是比大多數人優異(而且這個大多數的人數往往超過你想像),不然還是老實點學些有意義的技能,因為單單高中那些學科對人生的幫助有限,頂多讓你的格調高些。所以在我的觀點來說,讀高職遠比高中還要有用些,雖然我對高職的教育生態不瞭解,但高職畢業之後出去工作總比高中畢業就出去工作來得有道理。
  但話說回來,高職的教育在我看來目前也僅只是「技職訓練」,對「內在價值」的教育也有待商榷。